最高院的“答疑解惑”为何让人疑惑不解?
2023-12-24 21:31:11
  • 0
  • 1
  • 44
  • 0

近日,最高院发文,要求建设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,仅“支持全国法院干警在四级法院专网查询检索裁判文书”,引起了社会关注和讨论,大家都担忧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命运,甚至对司法公开提出了质疑。

然而,12月22日,最高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出来对公众“答疑解惑”,却又引起了公众的争论和质疑。

最高院答记者问一文长达近5000字,吴钩读后觉得缺乏重点,在许多问题上态度暧昧,回避了关键问题;有的甚至偷换概念,自相矛盾,让人不知所云。

回复称,最高院正在筹备开通两个新数据库:裁判文书库与案例库。裁判文书库汇集了各级法院的各类裁判文书,但仅限法院系统内部使用。案例库收录的文书则是经最高院审核、把关过的典型案例,与裁判文书网一起,三者“互为补充、相得益彰”。

最高院认为裁判文书网存在检索不便利,标准不统一,权利保护、安全风险以及权威度不够的问题。过去几年,裁判文书网的公开量确实下降了,这属于“优化”,而非要“叫停”裁判文书上网。现在开通案例库,也是为了解决裁判文书网存在的这些问题。

此外,最高院还强调,“公开”不等于“公布”,司法公开并不意味着所有司法信息都要在互联网上发布……

公布是公开的必经途径,不公布咋公开?谁要求所有司法信息上网?看了这份回复,吴钩第一反应就是感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让人佩服不已。

其实,实质上,公众担心的并非裁判文书库或案例库的开通,而是裁判文书网的“烂尾”。何况如果裁判文书网“烂尾”,被公开的法律文书越来越少,这与关闭有什么区别?

最高院声称裁判文书网检索不便利,这本身属于一个技术问题;标准不统一、裁判尺度不一,这其实属于法官裁判素质的问题;权利保护、安全风险问题,法律已经有了相关规定,最高院依法执行即可……总之,这些问题统统不是拒绝裁判文书公开的理由。至于说裁判文书权威度不够更属扯淡,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,并非要求法官必须按照过往的判法来判案,这怎么能成为拒绝文书公开的借口。

确实,最高院有意开设裁判文书库和案例库,但它们能与裁判文书网比吗?公众之所以呼吁保护裁判文书网,是因为裁判文书网内容齐全、广泛公开——裁判文书库和案例库能做到这些吗?人人皆知,公众的诉求就是让裁判文书网回到2021年之前,最高院却顾左右而言他,真的不明白,还是故意装糊涂?

公众要最大限度的看到裁判文书,最高院非要“优化”精选,说什么是“互为补充、相得益彰”“不是要以库代网、此开彼关”。然而,就行政案件而言,2018年裁判文书网公开率高达74.41%,2022年居然只有0.06%,如何互为补充、相得益彰?裁判文书网公开量断崖式下跌已成为事实,公众即使不想“以库代网”,这能行吗?虽然裁判文书网还活着,这又与“死”有什么两样?

常识告诉人们,公开透明是最好的反腐剂,除了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,其余都必须公开,接受公众监督。司法公开的意义,绝不是经过精选的选择性公开,而在于尽力让每一个案件在阳光下公平公正的审理。

然而,案例库虽然是公开的,但都是经过“精选”的;裁判文书库是法院内部库,是不公开的;裁判文书网是公开的,但公开量又断崖式下降,许多法律文书都看不到,全是“盲区”,如何做到“司法公开、阳光司法”,如何保证社会监督?又如何能够让社会公众信服?——是谁害怕监督,恐惧阳光?

为何最高院的“答疑解惑”却让人疑惑不解?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