肃亲王之问
2025-08-27 16:48:12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据历史学家唐德刚《张学良口述历史》一书中披露,汪精卫年轻时曾刺杀摄政王,而且汪的文采、口才闻名天下,在他没有做汉奸的时候,张对汪佩服的五体投地。一次国民党中央开会无聊,张跟汪聊时问汪:“报纸上报(道)你路过大连,你去吊唁庆亲王,真的吗?你吊唁他干什么?”

张学良称汪精卫对他说:“报道是真的。我当年刺杀摄政王后被捕,是庆亲王审的。本来要杀我,但庆亲王没杀我。”

汪精卫还对张讲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事情,庆亲王当时就跟他讲:看我们清朝太坏了,你们就要革命,可是,假如你们成功了,我看你们也不能强过我们清朝?

汪精卫说:结果,庆亲王说的这句话应验了,我们今天成功了,还真不如人家清朝,弄得这么糟糕!

唐德刚记载的这段历史基本是真实的,但有一个小错误,那就是汪精卫吊唁的不是庆亲王奕劻,应该是肃亲王善耆,当时审讯汪精卫的是肃亲王善耆,而不是庆亲王奕劻。

同样,对汪精卫说的那番话的也是善耆,也不是奕劻;奕劻1917年1月病死于天津租界,善耆1922年死于旅顺,汪精卫去的是旅顺,而不是大连。或许是年代太久,年迈的张学良把庆亲王与肃亲王、大连与旅顺搞混了。而唐德刚教授写《张学良口述历史》一书时并没有考证过。

善耆是晚清贵族重臣,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。他文武双全,为官廉洁,历任民政部尚书、民政大臣,他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。善耆在清末赞成立宪运动,辛亥革命后,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,在日本间谍川岛浪速的怂恿下,善耆逃到旅顺企图复辟清朝。此后,善耆深感复辟无望,于1922年2月因抑郁成疾在旅顺不治而亡。

1910年,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失败被捕后,他在狱中视死如归,写下一首广为流传的诗:“慷慨歌燕市,从容作楚囚。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。”诗成当夜,传遍京师。善耆在审讯汪精卫的过程中,还看到汪精卫的手稿《革命之趋势》、《革命之决心》、《告别同志书》之后,他感慨万分。

汪精卫入狱期间,善耆多次到狱中看望他,想借机做汪的思想工作,希望能为己所用。但他们每次辩论,都旗鼓相当,谁也说服不了谁,两人惺惺相惜。在善耆力促之下,汪精卫得到从轻发落,仅以“误解朝廷政策”之罪名,被判处永远监禁。

最让汪精卫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在肃亲王力促之下,不但没有杀他,后来放了他,反而抛出一个灵魂拷问:“看我们清朝太坏了,你们就要革命,可是,假如你们成功了,我看你们也不能强过我们清朝?”

我们都知道“李约瑟之问”、”胡梁之问“、“钱学森之问”——“肃亲王之问”同样令人深思且极具震撼性。

“肃亲王之问”告诉我们一个简浅的道理:革命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,老百姓要的不是改朝换代。砸烂一个旧社会易,建立一个真正进步、公平正义的新社会难!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